台灣社會近來再度掀起對工時制度的討論。有民眾於「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」提出推動週休三日的提案,內容主張增加一天假日,藉此改善工作與生活平衡、提升留才能力、促進節能減碳並帶動長期創新。該提案目前已突破連署門檻,累計獲得5768人附議,主管機關勞動部依法須在12月7日前提出正式回應。
台灣社會近來再度掀起對工時制度的討論。有民眾於「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」提出推動週休三日的提案,內容主張增加一天假日,藉此改善工作與生活平衡、提升留才能力、促進節能減碳並帶動長期創新。該提案目前已突破連署門檻,累計獲得5768人附議,主管機關勞動部依法須在12月7日前提出正式回應。
提案者指出,週休三日制度雖可能在短期內引發中小企業反彈,包括產能下降、國際競爭力受影響及勞工可能面臨部分工資減少等疑慮,但引用英國、日本與冰島等國的實驗結果指出,長期觀察顯示企業產能並未下滑,部分案例甚至有所提升,同時也改善勞工的心理與生理健康,整體幸福感顯著提高。
勞動部表示,相關議題具高度社會影響性,已於近期召集勞資團體進行討論,內容涵蓋工時調整、勞工負擔、雇主成本等面向,以評估現行工時制度是否需要同步檢討。後續將依規定在期限內提出正式回覆。
事實上,2023年公共政策平台曾出現「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國家」的提案。當時勞動部回應指出,週休三日涉及人民生活作息、企業營運、股市制度及學生受教權等多項面向,若全面推動可能造成經濟及教育體系的重大變動,強調須建立完善配套後再行研議,避免貿然實施引發不必要的衝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