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G職業籃球聯賽,台鋼獵鷹去年和洋將布拉發生合約糾紛,北院勞動法庭近日裁定結果出爐。法院確認雙方於 2024 年 4 月 18 日至 2025 年 4 月 28 日間契約關係存在,並命台鋼球團須支付 Bhullar 32.5 萬美元(約新台幣 1059 萬元)薪資與住宿津貼,以及法定遲延利息,均得假執行。
PLG職業籃球聯賽,台鋼獵鷹去年和洋將布拉發生合約糾紛,北院勞動法庭近日裁定結果出爐。法院確認雙方於 2024 年 4 月 18 日至 2025 年 4 月 28 日間契約關係存在,並命台鋼球團須支付 Bhullar 32.5 萬美元(約新台幣 1059 萬元)薪資與住宿津貼,以及法定遲延利息,均得假執行。
Bhullar 原於 2022 年與攻城獅文創簽下 3 年合約,後續由台鋼運動行銷承接。2024 年初他在比賽中受傷,經治療與復健後,醫師於 3 月 7 日評估可在貼紮下正常訓練。然而,球團仍於 4 月 17 日以「受傷逾 15 週且未提出體能恢復證明」為由單方面終止合約。
Bhullar 指出,他全程遵循醫囑與隊方安排復健訓練,並未違反合約,且在 5 月初即透過存證信函表明願意持續提供勞務。球團卻否認並拒絕接納,陷入受領遲延,薪資應依法給付。
台鋼抗辯稱,Bhullar 恢復進度遠低於預期,並未依規參加自主訓練,且在社群媒體發文屬公開批評,違反合約條款。但法院審理後認為,醫師與防護員證詞顯示球員持續治療與訓練,傷勢為訓練刺激造成的發炎,並非嚴重惡化,且 3 月 7 日已具備回場條件。球團的違規通知內容過於籠統,難構成違約。
此外,所謂「自主訓練」義務並不明確,腳部變形疑慮也無證據顯示影響履約。至於 IG 發文部分,法院認為主要屬於合法維權與倡議,難以認定為對公司不利的公開批評。最終裁定球團敗訴,須支付 Bhullar 合約所涉薪資與補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