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台灣職籃在今年季外的合併計畫破局,整體籃球市場人氣明顯下滑,尤其是PLG聯盟在三支人氣球隊攻城獅、國王、夢想家相繼跳槽TPBL後,成為受影響最嚴重的聯盟。
隨著台灣職籃在今年季外的合併計畫破局,整體籃球市場人氣明顯下滑,尤其是PLG聯盟在三支人氣球隊攻城獅、國王、夢想家相繼跳槽TPBL後,成為受影響最嚴重的聯盟。
PLG進場人數創新低
根據球迷統計資料,PLG各隊主場平均進場人數大幅下滑,尤其自12月起被TPBL反超。即使季初聯盟透過「林志傑最後一舞」行銷策略,並安排大量富邦勇士賽事來維持話題熱度,但紅利用完後,其他三隊主場票房逐漸探底。今年1、2月PLG主場平均進場人數甚至不到2000人,創下聯盟成立以來新低紀錄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兩聯盟皆有大量公關票發放現象,官方公佈的進場人數恐與實際購票球迷數量存在落差,進一步影響市場對籃球熱度的評估。
YT觀看次數大幅落後
除了進場人數,PLG的YouTube直播觀看次數也明顯落後TPBL。開季以來PLG場均觀看數就不敵TPBL,並且呈現持續下滑趨勢。最新統計顯示,2月PLG平均觀看人次僅101,146人,相較TPBL穩定維持在15萬人左右的觀看數,差距顯而易見。
展望未來
台灣職籃目前正處於轉型期,如何透過優質賽事內容與有效行銷策略重新吸引球迷,將成為未來發展關鍵。兩聯盟若能攜手合作,或許才有機會重燃籃球熱潮。